酒之源
一千五百萬年前,在古老的大地上,猿人在花果茂密的雨林間,歡欣雀悅地摘采著鮮花、野果,在他們飽食之后,又把這些辛勤勞動的果實擺放在他們棲居的巖穴深洞內,熱帶雨林的氣候,燥熱而多雨。猿人們根本不知道這些采來的鮮花和野果是不能存放的。數天后,這些脫離了生命體的花果,開始腐爛了。 也就是這時,一種神秘的香味飄進了猿人們的嗅覺。他們被這個奇妙的香味深深吸引著,便追蹤著香味尋去。眼前的情景讓他們驚呆了,曾經堆積如山的花果,突然間沒有了去向,留在他們眼前的,是說不清楚的一種溢滿芳香的液體。這就是傳說中的“自然酒”。
公元一九七七年,中國社會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們,在疏通淮河流入洪澤湖入口的雙溝下草灣河床的施工現場,意外地發現了距今一千五百萬年前的古猿化石,經專家們進一步探源考證后發現,江蘇省泗洪縣雙溝鎮一帶,曾經有一群猿人在這里繁養生息,他們采集野果,堆放在洞穴里,經水浸泡發酵后,生成了一種特別的液體。由于經不住誘惑,他們飽嘗后,竟一一醉臥不起。百萬年的滄海桑田,當他們今天被人們發現后,在他們的骨骼上仍依附著當年醇侵酒醉的印跡。
當這個消息發布后,整個世界震驚了!正是因為這個發現,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又多了一個詞條——雙溝醉猿。也正是因為這個發現,雄辯地說明了一個事實:美酒之源在中國,在中國雙溝!
酒之盛
雙溝依湖傍淮,藍天碧水的地理環境,鑄就了悠久的雙溝釀酒史。雙溝釀酒始于漢唐,盛于明清,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。唐宋時期,雙溝鎮作為南來北往的商賈渡淮要沖,釀酒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,形成“家家釀美酒,戶戶飄醇香”的釀酒風氣。由于雙溝酒質純味香。被來往的商賈渡客販往全國各地,雙溝酒從此聲名鵲起,時人有:“看景看揚州,飲酒飲雙溝”的俚語美譽。
清、康熙五十八年(公元1732年)山西太谷縣一賀姓酒師慕名來到雙溝,在租借的朱家祠堂開起了“全德槽坊”.在賀姓師傅的精工釀制中,全德漸漸發展成當地最大的酒坊。那時,泗州府多次選用了“全德大曲”入京朝貢。深受清庭皇帝的賞愛。
清宣統二年(1910年)全德坊釀制的“雙溝大曲”參加了南洋勸業會的展評,以濃香獨特的經典特色,被評為名酒第一,榮獲當屆的金質獎牌,并受到清王朝農工商部的特別褒獎。雙溝釀酒從此進入旺盛的發展期。給當時的雙溝釀酒業帶來空前的繁榮。清末民初,雙溝鎮大、小酒酒坊近百家。那時的雙溝,民間有“聞香下馬、知味泊船”之贊譽。
在清帝退位后,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以實業救國的精神為全德坊題寫了:雙溝醴泉。以示其對雙溝全德槽坊的深切期望。
抗日戰爭時期,奮戰在此的“新四軍”官兵,每每在抗擊日寇的戰斗中獲得勝利,總是以“雙溝全德酒”勞將士,以資鼓勵。一九四三年,后來授勛元帥的陳毅將軍為全德酒坊題寫了:“不愧天下第一流”的譽美之詞。
酒之歌
二十世紀初,中國處在風雨飄搖之中。辛亥革命、軍閥戰爭、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。這些惡劣的環境雖然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傷害。但是,全德酒坊卻幸運的避開了這一次次的戰亂,蒸氣升騰、酒香依然。
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過后,中國的民族工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。雙溝釀酒更是邁入了一突飛猛進的發展期。
今天,全國最大的白酒生產基地落戶雙溝。雙溝釀酒在它的歷史發展中,進入了空前的鼎盛時期。
1732年全德槽坊在雙溝誕生
1910年全德大曲獲得南洋勸業會金獎
1947年全德槽坊更名為國營泗南縣雙溝酒廠
1949年宿縣專署泗洪釀酒公司
1986年江蘇雙溝酒廠雙溝分廠
1989年獲淮陰市質量管理獎
1995年被國家農業部授予“全面質量管理達標企業”稱號
1996年獲江蘇省“明星企業”稱號
1998年為江蘇省消費者協會“推薦商品”
1999年江蘇省雙溝釀酒廠
2000年“全德坊”商標注冊后正式上市,成為雙溝釀酒的龍頭產品
2004年中國白酒工業“百強企業”
2010年江蘇省酒類行業協會“理事單位”
2011年國家商務部雙溝釀酒榮獲“中華老字號”
企業文化
走進雙溝,展現在眼前的是大湖長淮、碧水藍天。
走進雙溝,曾經的古鎮巷陌,如沉湖的泗州一樣,淹沒進美麗的新城。
走進雙溝,百舸暢行,車飛如梭。早不見了當年的擁擠與阻塞。
走進雙溝,不變的,人還是那么熱情如火,酒還是那樣甘美香濃。
一張張誠實的笑臉,一陣陣撲鼻的
免費電話回呼
無需花費 立即溝通
已有271人來電咨詢
400-775-8518
24H客服電話
在線咨詢
全體客服在線
微信溝通
GANJIUHUI99
留言咨詢 專業品質,尊重您的隱私,請放心填寫。
www.0451hj.com
眾多商家,蘊藏多種商機
在線客戶,實時留言,為您牽線搭橋
雙方洽談,全方位了解項目
把握商機,創造財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