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生應該要未病先防
自古有“藥食同源”之說,早在原始時代,人們在尋找食物過程中,即發現某些食物具有治病功能。在《神農本草經》中就記載了既為藥物,又為食物的許多品種。著名大醫家孫思邈強調:“夫為醫者,當須洞曉病源,治其所犯,以食治之,食療不愈,然后命藥。”對現實疾病的治療尤為重要,并指出:“食能排邪而安臟腑,悅神爽志,以資血氣。”他還創制了茯苓酥、杏仁酥等著名的藥膳方劑,其后歷代醫家對藥膳學均有進一步的研究和發展,成為祖國醫學防病治病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發生之前,充分調動人體的主觀能動性,增強體質,養護正氣,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,同時主動地適應客觀環境,避免病邪侵襲,做好各種預防工作,以防止疾病的發生。由于疾病的發生與機體內的正氣有關,亦與外邪侵入密切相關。蓋邪氣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,而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原因和根據,外邪通過內因而起作用。因此,治未病,必須從養生和預防兩方面著手。
1.注意防止邪氣的侵害 包括講究衛生,防止環境、水源和食物的污染,以及避免六淫、疫癘、七情、飲食與勞逸等致病邪氣的侵襲,這些均是未病先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。
2.注重調養正氣,提高機體的抗邪能力 情志刺激可致正氣內虛,易招致外邪而致病。故平時注意調攝精神,保持精神愉快,使氣機調暢,氣血和平,以利于健康;經常鍛煉身體,能增強體質,可以減少或防止疾病的發生;要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,對飲食起居、勞逸等有適當的節制和安排;適當進行藥物的預防及人工免疫也是防病和調高正氣的重要方法。
3.養生保健,養生又稱為攝生,攝生早在《黃帝內經》中就有記載,攝是保養珍重的意思,攝生即是保養生機,延續生命的意思。
由此可見,擁有一個好身體,養生必不可少。
免費電話回呼
無需花費 立即溝通
已有271人來電咨詢
400-775-8518
24H客服電話
在線咨詢
全體客服在線
微信溝通
GANJIUHUI99
留言咨詢 專業品質,尊重您的隱私,請放心填寫。
www.0451hj.com
眾多商家,蘊藏多種商機
在線客戶,實時留言,為您牽線搭橋
雙方洽談,全方位了解項目
把握商機,創造財富